2024年第11期智能机器人高能效专用芯片研究专栏

随着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机器人正在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革命性引擎并引领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智能机器人具备感知、分析、决策甚至自主学习的能力,其基石是作为核心计算平台并提供强大算力的主控芯片。智能机器人主控芯片已成为决定智能机器人功能和性能的关键因素。

随着移动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机器人执行的感知、定位、建图、导航、交互等复杂任务对主控芯片的算力和能效提出了两大关键挑战。一方面,这些复杂任务需要处理大量的传感器数据并进行频繁的存储器访问,这要求芯片具备高算力进行实时计算和快速响应。另一方面,高算力带来高能耗问题以及移动条件下电池能量受限问题,要求芯片必须在保证算力的同时提升能量效率,延长续航时间。

专用计算芯片可以针对特定的算法、任务和需求进行专用及优化设计,是应对算力和能效两大挑战的关键途径。研发智能机器人高能效专用芯片对于体积和能量受限的智能移动机器人,尤其是小型、微型和纳型智能机器人至关重要,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

为此,《集成电路与嵌入式系统》第11期特别推出“智能机器人高能效专用芯片研究专栏”,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专业视角,帮助读者了解高能效专用芯片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重要性及其未来发展方向。专栏内容涵盖用于智能移动机器人的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专用芯片、视觉专用芯片以及人工智能专用芯片领域相关的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探讨了高能效专用芯片在智能机器人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我们希望本专栏能够促进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技术交流与学术合作,共同探讨未来智能机器人主控芯片发展的新路线、新架构、新技术,进而持续提高我国的智能机器人专用芯片技术链和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提高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助推我国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栏目主编

王超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和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双聘研究员、博导。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超低功耗集成电路设计、新型人工智能处理器芯片设计和光电融合智能传感集成电路设计等。目前已经受中央大学基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龙头企业横向项目等资助,已发表包括JSSC、TCAS-I/II、TBioCAS、JETCAS、CAS-M、ISSCC、A-SSCC等国际学术论文90多篇。王超博士是IEEE高级会员、IEEE CASS-EDS-SSCS集成电路方向武汉联合分会联合创始人和现任主席、IEEE CASS-EDS-SSCS集成电路方向华科学生分会导师,还担任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的技术委员会(TPC)成员,曾担任IEEE TBioCAS学报的客座编辑(AE),IEEE TCAS-I学报、IEEE CAS杂志等期刊编委副编辑(AE)。

阅读专栏文章:http://service.jices.cn/CN/collection/1731286731891/articles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03日 15:48    浏览: